|
變公文為新聞:通訊員上稿不再難
" B8 ^3 u/ S6 z M8 b$ O# O《新聞軟實力:通訊員贏得媒體之道》,變公文為新聞,幫通訊員朋友成功打造稿件上版“綠色通道”。$ e$ z3 u* U6 G5 p8 z
★選材更輕松:公文新聞“互化心法”,輕松從公文中提煉新聞
% A) N$ V' s2 K- Z. `! G4 Y★選題更精準:按圖索“績”,從最新政策法規(guī)中尋找報道線索
+ u7 L( P) c. O3 y% h★創(chuàng)作更簡單:獨創(chuàng)“三段式”寫作法,全能創(chuàng)“新”大法
6 W4 a' s, Z3 m# |2 s# N3 A9 e★投稿更有效:成品原則,從編輯視角完成投稿前細節(jié)“質檢”
2 p5 l9 t) e( R% d★傳播更有力:“以偏概全”,提煉最新、最吸引讀者的信息" p% G6 O: |" K- u O
詳情請登錄www.xczjw.org.cn(宣傳之家網(wǎng))7 E1 R( `( r9 U2 {: o( x$ i
5 C9 H* M* C5 u* m- B- M( p
聯(lián)系電話:010-59792366
0 r/ G7 y% q% h& M; f& o+ N/ v# \" ~* N8 f) ?$ i
% y/ J2 e! w5 U& X e0 @
W8 T/ v" a8 |5 q4 L- f/ X
寫在前面的話3 x# `9 j$ L9 z) @# l
; I9 _' B6 @( l* k4 N9 |% K7 e
“書很好懂,新聞原來這樣簡單!”本書付梓前,筆者將書稿郵給了幾位相熟的通訊員朋友,這是其中一位朋友給我的意見。
7 s6 v" R: U7 W* U8 P這樣的反饋,很令筆者欣慰。可以說,這是筆者寫作本書的原動力,也是本書的唯一目標:讓新聞更簡單,讓通訊員更輕松。5 c6 P' p3 d/ C1 C/ E0 t" A
這樣的目標能否達成,還有待通訊員讀完本書后的新聞寫作實踐來檢驗。
+ Y) E' k; r9 z& c軟實力:通訊員價值重估
0 B8 D+ o" l) o隨著博客等自媒體形態(tài)的興起,人人皆是傳播者,而散布于各行各業(yè)的通訊員,勢將成為信息傳播的中流砥柱。信息時代,通訊員的價值有待重估!
, O+ q& k4 h# ~- D- B對媒體而言,通訊員是媒體競爭的“助跑器”。獲取信息、選擇信息、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成本,直接決定了新時期的媒體生存;而專業(yè)、高效的通訊員隊伍,有助于媒體先發(fā)制人,占得信息獲取的先機,直接影響媒體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成本。/ ^( P) J; P/ b% X& G1 ]
通訊員的廣泛參與,不僅可以擴大媒體的信息源,而且能為媒體的運營帶來成本優(yōu)勢。未來媒體的競爭,是內容與成本的綜合較量,即誰能以最小成本,獲取、選擇、加工出最有價值的內容。
' C4 g8 p: L5 d對黨政機關、企事業(yè)單位而言,通訊員一定程度上是各自單位公眾形象的“代言人”。無論我們正視與否,新聞已經滲透并影響組織運行、發(fā)展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由新聞宣傳營造的發(fā)展“軟環(huán)境”,不僅決定組織的公眾形象,而且日益成為左右其競爭格局的“軟實力”。
+ S; A; \0 W+ }2 o1 s/ I對編輯個人而言,通訊員是源源不斷的“供貨商”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與通訊員“交情”的廣度與深度,制約著編輯自身發(fā)展“空間”的廣度與深度。1 J8 y: ^+ O& j) _3 E
隨著信息的極大豐富,媒體越來越專業(yè)化、小眾化、個性化。通訊員兼具一線專業(yè)人員與新聞宣傳人員的雙重身份,在信息的分眾傳播階段,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讓通訊員更加訓練有素,既是媒體競爭的需要,也是營造通訊員所在單位發(fā)展“軟環(huán)境”的需要。( K+ q( {; x, e# c
宣傳之道:新聞寫作“基本路線”
& |: s9 M$ Z' K4 f) ^9 ^通訊員是一種重要的“軟實力”。這種“軟實力”的發(fā)揮,有賴于讓實用新聞法則“武裝”通訊員。這正是本書的使命所在:以簡單、實用的法則讓新聞變得更簡單、更有效。; a0 [4 s: y1 V: a3 P
嚴格地說,本書不是一本正統(tǒng)的新聞學教程,僅是一本實用主義的新聞宣傳指南。它借用了某些新聞學的基本原理,融合了現(xiàn)行的新聞實踐規(guī)則,力求在“原則”與“規(guī)則”間達致平衡,幫助通訊員快速而輕松地贏得編輯、贏得媒體、贏得公眾。: p: r5 p0 U. [, L8 z
新聞寫作“基本路線”便是實用主義指導下的產物。通訊員新聞寫作應堅持一個中心(以提升機構、地區(qū)公眾形象力為中心)、兩個基本點(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,堅持報道的讀者取向),遵循四項基本原則(政策指向原則、未知信息原則、讀者偏好原則、方便編輯原則)。
( l$ W$ H" `! C9 w; q通訊員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,會發(fā)現(xiàn)“基本路線”貫徹始終,滲透于本書的每個章節(jié)。在領會“基本路線”精神的前提下,通訊員對新聞的判斷、選擇、寫作,還應做到以下三方面:
/ Q' H1 R$ d$ ~, {: l一、早,做到捷足先“登”。對重大突發(fā)新聞事件、常規(guī)節(jié)假日和紀念日報道,受發(fā)稿時間、內容趨同等限制,稿件最早與編輯見面,被錄用的幾率越大。
8 q" B# N' M% T% r" H+ n: R二、新,做到人無我有。通訊員遇到新聞事件時,必須對事件進行橫向比較,以判斷事件的新穎程度。
! `/ V6 `8 q0 R& s% _# H/ r三、獨,做到人有我獨。對常規(guī)新聞事件,通訊員要善于“去同求異”,尋找事件的特點,“獨”孤求勝。5 W! _) r B( |3 s1 o" b$ |! m X
公文新聞化:讓通訊員更輕松
2 _& W0 X% E5 m a很多通訊員是所在單位的公文寫作能手,但卻不善于寫新聞。事實上,新聞與公文都是“說話”的藝術,二者存在互通之處。
2 R( G* M; g+ N新聞與公文二者不能“兼得”,主要原因在通訊員混淆了新聞與公文的傳播功能:新聞是向公眾“說話”,必須堅持讀者取向,說公眾喜歡、關注、感興趣的話;公文是向上級“說話”,必須堅持領導取向,說領導喜歡、關注、感興趣的話。
/ F9 a4 S2 J0 S5 d& ~深入剖析擬投稿媒體定位讀者的閱讀偏好,并從本單位實踐中獲取、選擇、加工讀者偏好的信息,是提高通訊員新聞制造力的核心。許多讀者偏好的信息,往往在公文中“深藏不露”。9 Y/ X$ `% S" x! r) P7 Z* p9 S. Q
掌握公文新聞化的實用技能,從公文中尋找讀者偏好的信息,并用讀者喜聞樂見的語言、形式重新呈現(xiàn),是讓新聞更簡單、讓通訊員更輕松的最佳捷徑。; A* D' j' j7 g) j
0 O5 _1 \( h. t( B目 錄, w" A6 @" S4 ?) d' d* I
' T4 @5 F) Q- o5 i9 v, O$ [9 l
上 篇 新聞入門:了解軟實力 / 9
0 ^/ Q( R, x5 z3 A第一章 什么是新聞:用未知吸引讀者 / 11
. L, W; D9 \$ b% _/ f/ ]- U1.1 未知性:新聞的核心價值 / 11
, s, p+ e7 P, p( j1 Y1.1.1 “多數(shù)閱者”與讀者定位' s: ?; R& w, b b
1.1.2 “未知為王”與“時效為后”! l% k8 i& T3 g# [/ H! R* m
1.1.3 新聞相關性與“應知”、“欲知”1 t7 K; v# _: U$ v; {$ U6 d
1.2 “五性”:讀者“欲知”的決定因素 / 14
5 L) x ?( E/ m% ~6 Y1.2.1 新聞價值疊加原則 * V1 i# D8 v8 h, u8 _0 `' j9 Z
1.2.2 模擬新聞價值疊加
( \) G/ i( i5 A2 G1.3 新聞“五毒”:“欲知”的“滅火器” / 22" ~$ y$ b9 C" m9 w+ l
1.3.1 新聞“五毒”的“毒性分析” 5 N0 v" V# q2 W7 f5 C, q1 g B
1.3.2 新聞“冗余度”( \! ^2 _5 W. Q) b- } N L/ Q% ~6 Z: f
1.4 新聞效用與讀者偏好 / 31! M2 V8 H! w) G( K7 m3 ^0 {
1.4.1 新聞效用:最大限度增加未知信息含量
- `/ k2 x& R. S5 C3 ?1.4.2 閱讀成本:經濟成本與時間成本須兼顧
( A; R; o0 {/ r3 P5 y, q, u1.4.3 閱讀偏好=新聞效用―閱讀成本=單位時間閱讀效用 " Q# K d1 Y1 d( z W5 F
1.5 新聞:忠于事實的宣傳 / 339 V" H( H' d1 A! o3 R
1.5.1 新聞真實性 ; E1 t$ r+ a- c( e
1.5.2 新聞失實 6 m8 }7 S% [6 ?
1.5.3 新聞真實、客觀、平衡之道 5 _* Y$ l, T% Y; K, k6 N: U
1.6 新聞跨學科比較 / 38
- W7 R! e3 }# e* v% J: q1.6.1 新聞不是哲學
6 a& ?- R; n0 [. C3 g1.6.2 新聞不是歷史 8 h e( E( z a- i0 u* Z! d
1.6.3 新聞不是文學
! k' D u v: M: p `4 y1.6.4 新聞不是宣傳 2 a' S& `, r! q: Q
第二章 新聞哪里來:政策導向與閱讀偏好 / 411 n$ l( e. C* o- d! k: X% l0 d
2.1 以小見大:小單位也能出大新聞 / 42
$ u I+ t: {6 E- R2.1.1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“小” d5 S% a- l: K, Z, ]9 I# s& H( I# c
2.1.2 化大為?。悍纸夥ū憩F(xiàn)主題
" Q! Y, J' ~5 J( ~6 i+ `1 ~2.2 “見風使墨”:把握政策、輿論動向 / 47
4 ^/ Q7 i. w* d; c% i2.2.1 從黨代會報告把握報道方向$ F$ T Z) B( V3 D( J% P
2.2.2 從政府工作報告尋找報道線索
$ z6 E3 [8 i; W- \! M4 P2.2.3 從部門工作報告把握報道重點3 s0 ]+ \6 s: ?4 t6 j* H2 A
2.2.4 從最新政策法規(guī)把握報道尺度 + d# B0 m0 e7 H: G, V W- r
2.2.5 從簡報通知了解創(chuàng)新實踐和最新精神% E/ D: K p, n
2.3 體察“行情”:了解行業(yè)動態(tài)、社會熱點 / 67
5 x: X: Z- C2 u% ^2.3.1 從報紙頭版監(jiān)測輿論重點 - D: _3 ~8 j6 z* T
2.3.2 行業(yè)媒體的專業(yè)視角
# e' B& x4 @. s6 v+ s. R' ~3 C2.3.3 從頭版新聞挖掘報道線索 8 V: R$ A# c4 w1 x
2.3.4 五類常見報道宣傳策略 9 l1 e1 z! D+ _* H, L m) K
2.4 “走”為上計:深入現(xiàn)場采訪 / 79
/ ]7 ?; J6 ^9 p& p2.4.1 開拓信源:了解哪些現(xiàn)場值得深入 / O" }% h2 ]0 \# N7 p, [7 i
2.4.2 擬定提綱:明確采訪內容和對象 , B S; p& D$ y1 V" X$ D* W
2.4.3 深入現(xiàn)場:挖掘欲知、未知的有用信息 u5 W8 i# Z' w; t: q
2.5 棄“舊”圖“新”:提煉新聞信息 / 81
h) j7 H( B% z7 s2 W$ @6 E2.5.1 “五性”:新聞價值排序原則
* d( ?+ H1 {$ ^6 j, O2.5.2 方向與深度:判斷哪些信息適合宣傳
5 I. _! @9 N1 G0 r2.5.3 “削稿適版”:依投稿媒體不同區(qū)別選擇信息& h: a! z7 K- P5 j1 l
下 篇 新聞采寫:制造軟實力 / 85( y5 X' A7 P# ^2 {7 K$ i# p! L
第三章 題好一半文:讀題時代的標題制作 / 871 n3 T) t5 E: ]
3.1 標題的效用與類型 / 87
- i: w4 l7 `7 ?' D8 ~8 M& f! ]$ R7 X3.1.1 標題的效用
! t9 z0 P9 Y% s- ^0 z# |6 c3.1.2 標題的類型 {5 ~* ]& T( ?$ S3 s
3.1.3 標題的結構
6 S( @ `) a8 j/ h3.2 好標題的標準 / 97' ~; L4 }. o3 \- }3 q8 u. H7 ?) A% I
3.2.1標題的基本要求: c3 c/ n2 {, n r0 s
3.2.2 好標題的“質量標準”) H, v9 H/ V+ Z ]$ H
3.3 標題制作方法 / 1035 `) H% t& x, X. L
3.3.1 標題制作五大原則 7 b& |* _) Y- W6 k- A
3.3.2 標題制作五大步驟$ L* }0 [. G' u" B2 P( u
3.3.3 新聞標題制作實例 ! G5 m, ]* }% _$ K2 y( u6 h6 {2 _
3.3.4 各類消息標題制作技巧
2 _: |: c- w* m) ?2 I3.3.5 通訊類標題常見類型分析. j/ N3 W) Q9 V8 \* v O, B
3.4 標題修辭藝術 / 120& s% B5 D) q5 T1 k- c+ @+ b
3.5 標題制作規(guī)范與禁忌 / 123
$ i9 p! ?% Q* H+ V1 z3.5.1 新聞標題十大規(guī)范
t& m5 Z. E n+ @1 \6 W7 ?6 j3.5.2 新聞標題十大禁忌 " K- [6 d4 D/ B
第四章 消息寫作:學會依信息價值排序 / 1306 g. s3 |7 d- l/ D
4.1 常見消息種類及結構形式 / 132) h4 a" [2 B% F. J6 C6 q; r
4.1.1 常見消息種類
6 y9 a5 |( X. a3 P" P0 O* e' |3 \4.1.2 消息結構形式
) i6 T' Z/ E* {' M4.2 導語:好花擺在顯眼處 / 137
. T& m7 A* [9 k# M! D6 n7 w! P% R4 {4.2.1 導語的分類8 b9 ]" J# ]8 I+ Z
4.2.2 標題與導語功能的一致性
& f3 N- v' n I( D3 K: T" N; l4.2.3 導語寫作原則與技巧 , f. W3 G3 e+ w9 I9 H$ w
4.3 主體:堅持用事實“說話”/ 144
5 t& e5 l# x; J1 g# Q' m! [4.3.1 主體的兩大主要功能
: c, e: M2 D" f- C S4 \4.3.2 主體寫作注意事項
6 J# l) _ |5 W4 y4.3.3 新聞背景材料的運用
9 M0 T, j9 l: p& H* ~0 {4.3.4 結尾:不可或缺的“升華”0 H/ ~; b3 f5 f
4.3.5 消息寫作“三忌”4 n4 Z: R2 `# M* S' ]' V5 {
4.4 消息寫作實戰(zhàn) / 151
1 V! I+ k! S6 @) W2 ~' s* t% q4.4.1 消息選題原則" p ?1 A9 U( G% s
4.4.2 消息寫作原則( _' k, \# T1 N$ i8 E
4.4.3 消息寫作步驟:一篇消息稿的誕生
5 q6 v- E! L0 q4.5 如何把政務信息變消息 / 160/ i3 F( {3 ^' l( [, R
4.5.1“三段式”信息提煉法
8 F6 m" j& Z b# Q/ Y; k4 A4.5.2 政務信息轉化“四字訣”
) z! a0 [7 {' E, j! e4.5.3 消息寫作禁忌7 t4 B3 r$ o6 }% D. l2 l
4.5.4 通訊員常用消息類型點評 1 `1 Q6 C% Y; J6 }1 v8 H
4.6 網(wǎng)絡消息寫作技巧 / 173& e$ J4 _% |: z2 D3 |% D
4.6.1網(wǎng)絡消息八大特征( h7 e( P6 ]* s8 n1 }4 D
4.6.2網(wǎng)絡消息寫作實例. ^' {7 Q& i" Y
4.6.3網(wǎng)絡消息寫作參考資料
4 o. L0 s4 `' d第五章 通訊采寫:“大題”須“小做” / 186
- D) y$ a% _5 z! S0 H( U5.1 常見通訊種類 / 186
, V: C4 H0 o1 q/ V: O' Q5.1.1 人物通訊 5 g, }8 Q4 E$ n6 I+ E% Y+ u
5.1.2 工作通訊 + }( _6 [2 f$ C8 w* y/ c; Z' m
5.1.3 讀者來信
7 W) A) S$ n; _% Q, Y5.2 “以下反上”:通訊主題的提煉 / 2013 T y8 ^) q0 k* u
5.2.1 緊跟最新政策文件提煉主題# p$ O% E' l" u; H8 g4 g8 Q
5.2.2 圍繞最新輿論熱點挖掘主題 + D* _4 Z. Q$ B
5.2.3 深入重大突發(fā)事件尋找主題 1 d+ o4 ^* e7 o7 r& O6 a
5.3 視覺化:讓通訊“有血有肉” / 206+ N: s; T$ {1 H( g: r# t8 r
5.3.1 主題事件化
( S {0 ~7 z) V% q; k6 [5.3.2 事件片斷化 / ~5 W8 x: v l s
5.3.3 片斷沖突化
8 M! \) Y/ F! @# W/ Q5.3.4 沖突人物化 # P& _9 P( ^$ `6 ]- `. ?* U9 L4 J
5.4 主題+提綱+素材:通訊寫作三部曲 / 211. D7 r8 }5 {' B1 ^9 `* ^# ]' n
5.4.1 確定主題和報道提綱
: T! q7 o4 a! m! ]! s- f' ~" ]5.4.2 依據(jù)提綱將報告材料“四化”
# I4 ]1 U! @1 `5.4.3 提煉通訊標題和小標題
& L6 s. v' j6 n. {! Z$ F% \5.4.4 撰寫通訊開頭 }" o5 A0 l; }, S1 h/ U
5.4.5 整理成文
# r9 f9 H8 A! ^0 F5.5 一圖勝千言:新聞圖片拍攝法則 / 2253 Q7 _9 Y: E- d+ X, y/ m' R- ~
5.5.1 真實:圖片拍攝首要法則
/ I; U$ ?0 y2 O' p5.5.2 圖片價值判斷:新聞價值+圖片質量 & m. @7 s1 Z0 x) j* a$ S* }# x
5.5.3 胸有成“圖”:善于預判關鍵瞬間 6 @' G% y% Y4 z4 o, y
第六章 如何投稿:以方便編輯為中心 / 2300 P! w5 M' g7 h
6.1 讀報:深入了解媒體風格 / 2306 @: _5 y0 y: g* O
6.1.1 通訊員莫當“標題讀者”) q$ ?" |9 j0 z" T! J; ~
6.1.2 揚長避短:學會比較性閱讀 u* B0 R5 m, {
6.1.3 見賢思齊:邊閱讀邊模仿
' j, j& L9 x& p6.2 編輯有話說:稿件如何贏得編輯 / 2326 l, V( i! Y# ]" M
6.2.1 常規(guī)稿件:文字干凈,基本不用修改可直接上版 8 @7 V% O' u0 V) z
6.2.2 重點稿件:內容契合報道重心 - E# A" e4 X1 Y }
6.2.3 標題精彩的稿件4 _% I- x$ }0 D9 l/ S
6.3 重視投稿細節(jié):讓編輯輕松審閱、整理稿件 / 233
9 J- v' l, i, n6.3.1 堅持“一稿一投”
: u" x5 y, n; B1 U6.3.2 打造稿件“識別系統(tǒng)”
4 j, d: {# ?; P. t0 _% e; D4 B ]6.3.3 圖片投稿技巧
' ^" w ?3 o8 y) x, i2 O9 X0 H6.4 質檢:依據(jù)版面要求改稿 / 235
, j3 B8 F* C4 w( V) l& }6.4.1 稿件內容修改細則 3 Q6 l! o5 F8 r2 W
6.4.2 了解媒體常見體例
- `/ F8 i0 Q2 u" o6.4.3 稿件修改實例
7 i, P0 _1 ?4 `% |7 m6.5 通訊員改稿參考資料 / 241
) s8 M5 |# ], ^* C: @. Q6.5.1 新聞報道禁用詞
9 o/ F& e/ e* N1 x6.5.2 第四屆全國行業(yè)報質檢差錯分析 4 R' P; _5 _( ~' z
6.5.3 媒體通用規(guī)范用法 - _+ O$ K& Q6 Y- P$ ]
后記 / 258
6 ^% z4 B$ @+ i T8 [+ U3 Z7 q* j關于第二版 / 259# |# |+ U( a! m+ _$ a& r0 B
, \$ f& `( n% J( W8 \
后 記
3 s' `! @2 S, Z5 h本書的完稿,有太多人需要感謝,但也有太多人無法一一致謝。特別是一直默默支持、期待書稿問世的通訊員朋友。9 n$ O# G- r- z
編者遇到很多通訊員朋友,文字功底強,政策水平高,寫公文、寫報告都是好手。遺憾的是,囿于多種原因,很多通訊員朋友難以得到全面、系統(tǒng)、實用的專業(yè)訓練,一遇到新聞寫作,就顯得力不從心、無所適從。宣傳目標與宣傳實力間的鴻溝,越拉越大。
7 s Z5 E e) Y' ^$ t+ ^/ t1 ]9 A$ l事實上,通訊員并非力量不夠,而是沒能找準發(fā)力方向。做文如做菜,無論是公文還是新聞,只要了解了“顧客”口味,懂得“用火”、“用料”,定能做出可口的飯菜。, E- o8 o0 ?- x* C8 g9 [, u- i
所不同的是,新聞是湘菜,簡單、辛辣;公文如粵菜,華麗、清淡。用粵菜的操作手法制作湘菜,事倍功半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: Y8 h) l% D `5 ]作為媒體編輯,我們?yōu)橥ㄓ崋T的熱情所感動,更為通訊員的迷茫而感傷。讓通訊員掌握新聞寫作“基本路線”,學會從公文中發(fā)現(xiàn)新聞、從報告中發(fā)掘報道,由“公文大廚”變身“新聞大廚”,輕松實現(xiàn)公文與新聞的雙向互化,是《新聞軟實力》的目標。
2 U' N. q9 D; r R' h為著這一目標,《新聞軟實力》需要不斷汲取通訊員朋友的批評、建議和智慧,竭力打造持續(xù)開放、滾動完善的新聞實務指南。
6 X4 [9 V0 O. G1 Y9 u書稿中哪些地方還比較粗淺?通訊員欲知的新聞技巧有哪些沒有覆蓋?您寫作過程中有哪些好的技巧可以分享?如此等等。我們敞開懷抱歡迎您的“拍磚”,以不斷豐富、提高我們的《新聞軟實力》。
6 g+ u8 c4 Z o4 Z我們的QQ:139922366,期待與您共同分享實時、實用的新聞操作實務。* I4 m6 _- ~4 F% F _8 k- _& i; p
7 Z( Y( q% K" n* D2 {
& P2 W3 d7 z$ N% I/ h$ Z
編 者
6 o H/ L3 p$ {4 K/ b6 e! a5 l1 |8 u
! c4 q( J4 E- r' ]關于第二版( U& d. P8 h# |! c1 T. s0 W% n
本書第一版的問世,純屬無知者無畏,憑著一腔熱情,一廂情愿地琢磨通訊員朋友需要,并力所能及地予以滿足。
1 t6 e9 h4 f% [. U. b0 q第二版從修訂到付印,很是惴惴不安。許多朋友提出了中肯的意見,筆者一一銘記。然能力、篇幅有限,無法一一滿足,很多領域筆者也是一知半解,如一些朋友提出的廣播電視新聞寫作,不敢擅自“弄斧”。1 o& L, E2 E0 H3 Y4 h
筆者只能盡力而為,對第二版作了如下改進:增加了網(wǎng)絡新聞寫作相關內容,剖析了網(wǎng)絡新聞與傳統(tǒng)新聞的異同;對引用材料作了適當精簡,盡量去除冗余信息;對部分文字、版式錯漏進行了修訂。) O: k- J6 D" i% \1 h$ l
“多談些問題,少談些主義”,是筆者一貫的信念。真誠希望通訊員朋友“多談些問題”:新聞寫作過程中面臨的問題;本書存在的疏忽、遺漏、訛誤等亟待改進的問題。
6 N" A9 ^0 {# v* R茍日新,日日新。有了通訊員朋友的關心與支持、批評與指正,《新聞軟實力》定當不斷成長,迎來第三版、第四版……2 [- |: P5 K, S- P7 U6 s1 e2 Q% ?
$ q2 _! }! Z9 }- Y2 S: `( Y) W5 l" V2 m! K. h; `
編 者
% A" w0 j% n7 D" T8 h# R) X# N2010年3月30日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