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灃惠渠渠首,位于戶縣與長安區(qū)交界處,隔著灃河望過去,便是戶縣秦渡鎮(zhèn)。# n7 D+ R7 |9 N" B
灃河水到了渠首,一條堤壩一攔,水位高了,便開始進(jìn)入灃惠渠,向長安、未央一帶流去。14日下午,灃惠渠管理中心韓敏毅對記者說,天還是旱春節(jié)以來,灃河來水逐漸減少,今天的流量是每秒3立方米,而灃惠渠的設(shè)計流量是每秒11立方米。
; Z H+ }, R# c: W, n# Z" u水小,干渠水面低,要想流進(jìn)斗渠就不容易了。斗渠是連接干渠的小渠,小渠連接千家萬戶的麥田。記者順著干渠往下走,見到一斗、二斗的近水口處,灃惠渠抗旱服務(wù)隊已經(jīng)在水面下臨時墊上了好幾層蓋樓用的樓板,等于設(shè)置了臨時堤壩,渠里的水嘩啦啦嘩啦啦流進(jìn)斗渠??购捣?wù)隊,人在哪里?2 X2 y& G" [# l
順著三斗,拐一個彎兒,我們來到長安區(qū)細(xì)柳街辦蒲陽村,但見抗旱服務(wù)隊的紅旗在渠邊飄舞,十來個穿著橙紅色服裝的人拿著鐵鍬、鐵叉,正在清理分渠里的雜草、淤泥。原來斗渠又連接分渠,分渠離麥地最近。$ a( j0 v; m& |- J( f/ R
記者問50歲的女隊員吳建春:“三斗有多長?”“3500米?!薄澳銈兦逵偾辶藥滋炝??”答說,從正月初三起,抗旱服務(wù)隊就上班了,每天早上7點上班,晚上7點下班,目標(biāo)是保證斗渠、分渠的暢通,不誤農(nóng)民澆地。+ B# E; s; p, T: c. C9 T( m% k& G
6 {' h* t8 N; r6 a
; n6 e, B9 y" Y/ x 前兩天,記者采訪了細(xì)柳街辦荊寺二村,那里澆地用的是井水,蒲陽村離灃惠渠近,得天獨厚,農(nóng)民就近引渠水澆地,不用電,不用水龍帶,澆地方便,成本也低。! h( N1 [. v" u/ z+ B6 w
蒲陽村村民荊宏家的麥地離斗渠只有一步路,他從下午開始澆地,估計要用兩天才能澆完。慢是慢了點兒,但他心里挺高興,因為按照市政府的政策,今年渠道灌區(qū)澆地用水不用交錢,他家5畝麥地能省水錢60多元。“不收水費,等于我的麥子多收入了60多元,政府的政策還就是好!”荊宏對記者說。
9 ~5 A/ a6 ?. g' M 3500米長的三斗,還有一半兒沒有清淤,編制27個人的抗旱服務(wù)隊任務(wù)挺重。吳建春說,只要天還旱,我們就一直往前清,為農(nóng)民抗旱澆地盡心盡力。
5 ^( ]0 s* G3 [9 Z0 I# s本組稿件除署名外由記者韓勛采寫3 ~; H d. X. G
(本文來源:西安日報 )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