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內容摘要: 古鎮(zhèn)西街是一條繁華的商業(yè)街。秦渡古鎮(zhèn)南街。經過翻修的古鎮(zhèn)蒲家老宅。告別了趙家老宅,記者一行來到了秦渡古鎮(zhèn)的中心――西街、南街、北街交會的丁字路口。
w" c3 s/ l% H& O- b8 s | 秦渡古鎮(zhèn)西街8號和10號店鋪的門面。7 B5 G' @+ d1 D: J# S
古鎮(zhèn)西街是一條繁華的商業(yè)街。! f/ x j3 v, x+ s. a
秦渡古鎮(zhèn)南街。6 P' l4 K, N% G& K! F) O) T
經過翻修的古鎮(zhèn)蒲家老宅。
l3 {' ~# y2 X# U3 o 地址:戶縣秦渡鎮(zhèn)老城區(qū)西街、南街& I: b$ b: L7 p
建造時間:明、清、民國7 X5 C: H# Z" Z6 `
秦渡鎮(zhèn)的民居很有特色,它們的前半部分是高大氣派的商鋪,后半部分則是樸素實用的居住區(qū),這些民居見證了秦渡鎮(zhèn)曾經繁榮的商業(yè)貿易。然而,如何保護這些民居,則成為如今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難題。 U8 Q( T$ z+ p
前房開店后院住人
- W% `. p h# H# W% Z7 ?! ~4 T 古鎮(zhèn)里的民居很特別6 u. w: z9 G# r, T" W$ }: A
戶縣文物管理處陳軍民主任告訴記者,要看戶縣的傳統(tǒng)民居群落,就不能不去秦渡古鎮(zhèn)。古鎮(zhèn)、民居群落,這兩個極具誘惑力的詞匯吸引著我們。4月27日一大早,由陳軍民主任帶路,記者一行與西安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理事賀福懷先生,以及戶縣當地的文史專家、原秦渡鎮(zhèn)文化站站長王景民先生一起,驅車前往秦渡古鎮(zhèn)。
( U# Q' n( E# u! c9 q& _2 f “秦渡鎮(zhèn)的民居很有特色。多是將臨街的門房作為店鋪,店鋪后面的院子則供人居住,這與普通的傳統(tǒng)民居有很大差別?!迸R行之前,陳軍民如此概述秦渡鎮(zhèn)民居的特點。0 }1 k$ l, | z1 w0 y% r* z
秦渡鎮(zhèn),在我們日常的談話中,多被簡稱為“秦鎮(zhèn)”,提起秦鎮(zhèn),許多人都會首先想起有名的“秦鎮(zhèn)涼皮”,而秦渡古鎮(zhèn)中至今仍保存下來的傳統(tǒng)民居群,則相對來說知者較少。8 V0 R3 \; J) D+ D
秦渡鎮(zhèn)在戶縣縣城東約13公里處,與西安市之間的直線距離大概15公里。秦渡古鎮(zhèn)位于現秦渡鎮(zhèn)的東部,再往東,渡過灃河,便是長安區(qū)了。我們從戶縣縣城出發(fā),一路向東,過了秦渡鎮(zhèn)的行政辦公區(qū),再往東行,街道開始逐漸變窄,街邊的商鋪則在路旁擺滿了貨品,兩旁的樓群中間或閃出幾間老房,西安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的賀福懷先生提醒我們:“這就是秦渡古鎮(zhèn)的西街了?!?br />
& p! b- G f, j; @ 西街上很熱鬧,儼然一副商業(yè)中心的模樣。兩邊的店鋪經營著各種各樣的日用百貨、食品小吃。街邊的建筑則多是二層,有些一看便是新建的樓房,而有的房屋雖然墻面看起來是新修的,但仍保留著傳統(tǒng)建筑的屋頂和結構,它們則是經過改造的老房。越往東走,街道越窄,而老房子也越多。逐漸地,老屋連了起來,許多商鋪的屋檐下、二層門面上,都顯露出精美的磚雕、木雕。
7 I9 F3 [2 k& T6 l! O) H( W, z; v 一家雜貨鋪看起來非常古舊,店主人告訴記者,鋪子連帶后面的小院,是舊社會家里從原先的主人那里買來的。房子是土木結構,沒有包磚,但建得細致。一二層之間用木板隔開,一層的門面里滿滿當當地堆滿了各種貨物,二樓則成了倉庫,一扇小門通向后院,后院的老房已經改建得看不出過去的樣子了,是店家居住、生活的空間。( L+ w* l+ a6 y& Y8 h6 n
西街趙家老宅
- U/ s% P" L9 S7 w) p 曾是一座黃酒坊
( B( F9 S3 o( J& \2 O" V3 T, h 剛從雜貨鋪出來,眼前一棟又一棟的老房子便吸引著我們,讓人禁不住想走進去細細地參觀。陳軍民主任說:西街東頭有一家,據說曾經是西安北院門144號、高岳嵩高家的商鋪。跟隨著陳軍民,我們向東走去,不多遠,眼前一棟二層包磚老樓,明顯比兩旁的街坊高出許多,陳軍民說:“就是這兒了,秦渡鎮(zhèn)西街8號?!?br />
7 h* |5 v" |6 d8 E 這是一棟典型的傳統(tǒng)商鋪建筑,面闊兩間,樓兩邊向外延伸的女墻將店面和旁邊別家的房屋隔開。敞開的大門前支著攤兒,擺著干果和一些日用雜貨。走進店去,里面放著幾件簡單的家具,這里顯然是主人的客廳。廳房的西邊一個隔間,則是主人的臥房。主人名叫趙元義,今年76歲,和善而健談,他住在西街的這院房子已有近70年了?,F在,老人一個人住在老宅里,平日里在房前擺小攤,自稱是“掙點零碎錢”。在他的指引下,我們來到門面樓后面的小院里,院子西邊是一間廂房,比起前面的門房,廂房顯得有些黯然失色,泥坯墻沒有包磚,屋瓦和木料也很“湊合”。廂房東邊連著一個走廊,穿過走廊便是后院。趙元義說,以前這院子里還有房,但由于年代久了,住著危險,便拆掉了。7 ^( M8 Q3 p4 i6 @: P* G
趙元義家后院的院墻上,如今還能找到一些老式的青磚、屋脊、磚雕,老屋被拆掉后,趙家便用這些材料壘院墻、圍廁所。趙元義指著東邊墻頭的一塊黑色的團花磚雕屋脊說:“上世紀八十年代,有幾個日本專家來我這房子考察,說想要對這里進行修繕,他們當時就說我這屋脊上的雕花特別好看?!?br />
7 S" C3 d" `: g 老人還記得,在他很小的時候,大概是70年前,他的父親趙敏杰從西安北院門的高家人手里買下了這處院子?!拔夷菚r很小,印象不深。后來陸續(xù)聽老一輩們講了一些有關高家這處老房子的事?!壁w元義坐在廳房里的方桌旁,一邊回憶一邊說,“房子是什么時候建的已經說不清了。過去,秦渡鎮(zhèn)商號很多,高家大概也是在這里經營著生意,同時,這里也是高家到四川、成都去的中轉站、驛站。解放前,高家人將這里租給了當地人,從那時起,這兒便成了秦渡鎮(zhèn)一處規(guī)模不小的黃酒坊,臨街的樓房是供客人品酒、喝酒的酒店,后面的院房便用來釀酒。”當年的這家酒坊,規(guī)模似乎還真不小,記者之后在趙家隔壁的西街10號采訪時,家中的老人則說,解放前,西街10號和8號,在解放前是同一家黃酒鋪子。而如今,這座曾經盛極一時的黃酒坊的商號是什么,則無從知曉了。6 Z& a" L6 g# J, s' }
在黃酒坊之后接手高家房子的便是趙元義的父親趙敏杰。只不過,趙敏杰并沒有租賃這里,而是直接從高家人手中買了下來。趙敏杰一家本是河南人,逃難來到秦渡鎮(zhèn),在此做著土布生意,“當時一家人住在這里,而商鋪則在南街”。趙元義說,他沒有繼承父親的布匹生意,而是以務農、做小生意為生。從趙敏杰到趙元義的孫子輩,這處老宅已經住過趙家四代人了,而如今,趙元義老人的兒孫全在城里工作,老宅則顯得有些空蕩。
, u& t$ B$ s. n( p- } 古鎮(zhèn)民居保護8 n! R* }5 P. U5 ^8 d( {
如何突破瓶頸?2 R s% ^- I$ i0 h! B& e. ^
告別了趙家老宅,記者一行來到了秦渡古鎮(zhèn)的中心――西街、南街、北街交會的丁字路口。陳軍民主任告訴記者,如今古鎮(zhèn)北街的兩旁已經沒有老式建筑了,果然,順著他手指的方向,我們看到北街兩邊簇新的磚混樓向遠處延伸開去,心中不免有些失望。而北街的對面,古鎮(zhèn)的南街卻一派古樸的樣子,整條街道的兩邊幾乎全是老房子。! f8 ~& m8 S% Y5 L$ I9 n5 b
在南街,我們遇到了一位當地向導,祖祖輩輩都住在秦渡鎮(zhèn)的蒲建國先生,他身著唐裝、腳踏黑布鞋,對古鎮(zhèn)的掌故頗為熟悉。他說,在他小時候,大概四五十年前,秦渡鎮(zhèn)內一派古色古香:西、北、南三條大街兩旁的商鋪個頂個地氣派,三條大街盡頭的三座城門樓高大雄偉,古鎮(zhèn)周圍的一圈城墻也基本完整,“秦渡鎮(zhèn)傳統(tǒng)民居的消失,大概是從20年前開始的,”蒲建國感慨道,“那時候改革開放也有十來年了,鎮(zhèn)里的人陸陸續(xù)續(xù)富了起來,鎮(zhèn)里的老房子便接二連三地被改建成了新式樓房?,F在,還能看到的這些老建筑,要么是主人去了外地無人居住,要么是主人無力重建而保留下來的??傮w來講,古鎮(zhèn)的傳統(tǒng)民居是越來越少了?!?font class="jammer">" Y% O8 l' i$ T/ h& U
我們踏著街面上的土路,眼球被街邊一家家各具特色的小店所吸引,涼皮店、面館、玻璃店、雜貨店、肉鋪……這些店鋪全都開在樸拙的老民居里,給人一種錯覺,仿佛一瞬間回到了幾十年前。沿著南街一路走去,發(fā)現街邊的許多老房自現在已經無人居住,墻面、木柱歪斜,顯得有些寥落,然而這些并不能掩飾那些雕花門樓前曾經商來客往的繁華。
9 M' G* J: x6 C6 d9 b, b 走著走著,記者一行來到一家涼皮店前,面闊三間的二層店面樓房吸引了我們,屋檐下的雙層飛椽、龍頭斗拱、木雕門額格外漂亮,店家則對老屋的情況不甚了解:“父輩在舊社會從別家手里買下來的?!倍A麗的門房后面,主人生活居住的院落卻并不出彩,和西街8號的趙家一樣,門房后的左手邊一間廂房,廂房旁一條通道通往后院。: D6 `% R2 i- z( j% C2 P& z
秦渡鎮(zhèn)的民居,和我們以前接觸過的老房子有很大不同。一般的傳統(tǒng)民居,都是門房樸素,大門也很小,精華全留在了院子里面,外人無法看到。而秦渡鎮(zhèn)老街上的民居,則都是前面的門房修建得氣派高大,而門房后面的廂房、正房則不免簡單、樸素,這是為什么呢?原秦渡鎮(zhèn)文化站站長王景民先生對此作了詳細解釋:秦渡鎮(zhèn)自古就是關中到巴蜀古道上的一座商貿重鎮(zhèn)。雖然秦渡鎮(zhèn)正式被稱為“鎮(zhèn)”是在金代,但它作為灃河的一處重要渡口,很早就是連接關中南北的要道,所以,秦渡鎮(zhèn)作為集市、商品集散地的歷史要早于金代。到了明、清、民國時代,秦渡鎮(zhèn)的商業(yè)得到了很大的發(fā)展,辛亥革命以后,尤其是抗日戰(zhàn)爭期間,地處大后方的秦渡鎮(zhèn)商貿活動得以超常規(guī)地發(fā)展,山西、河南等地的商人云集于此,秦渡鎮(zhèn)的商業(yè)一派繁榮。而秦渡鎮(zhèn)內主要的三條大街:西街、北街、南街上則開滿了鱗次櫛比的店鋪,商號云集。“商鋪的門面就是招牌。為了吸引顧客,炫耀商號的實力,各家商鋪都極盡所能地把門面修得高大、氣派,而門面后面的居住區(qū),則往往比較樸素,實用功能較強?!蓖蹙懊袢缡钦f。
9 g- h4 p% `6 }+ E; B! q$ I2 C" N) h 從南街一路走來,所有的傳統(tǒng)民居店面都如王景民所說,前面的門樓高大氣派,后面的居住區(qū)則很樸素,它們見證了秦渡古鎮(zhèn)曾經的繁華,如今卻顯得有些寂寥,面對著這些祖先留下來的遺產,戶縣文物管理處的陳軍民主任卻充滿了憂慮:“這么好的一座古鎮(zhèn),這么多的老房子,現在因為沒有‘名頭’而得不到保護。如果當地居民要對自己的房子進行翻修改建,我們則一點辦法都沒有?!蔽靼矚v史文化名城研究會理事賀福懷先生則認為,保護古鎮(zhèn)內現存民居的最好辦法,是將秦渡古鎮(zhèn)申報為“歷史文化名鎮(zhèn)”,他呼吁說:“去年,省政府關于抓緊申報省內歷史文化名鎮(zhèn)名村的文件已發(fā),如果秦渡古鎮(zhèn)能夠獲得批準,那么鎮(zhèn)子里現存的眾多傳統(tǒng)民居,便能夠很好地保存下來了?!?font class="jammer">2 S3 ]% g. x j; |, e8 R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