戶縣位于陜西關中平原中部,在東經108°22'至108°46',北緯33°46'至34°16'之間,東以高冠河、灃河與長安縣毗鄰,西以白馬河與周至為界,南以秦嶺分水嶺與寧陜縣接壤,北靠渭河與興平縣隔岸相望,東北與咸陽市相接??偯娣e1255平方公里,其中山地面積704平方公里,占全縣總面積的56.1%;平原面積551平方公里,占全縣總面積的43.9%。現(xiàn)有人口57.6萬人。轄18個鄉(xiāng)鎮(zhèn)(其中2個旅游區(qū)管委會),512個行政村。縣城在東經108°37'、北緯34°07'之間,距離省會西安39.9公里。戶縣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(qū),四季冷暖干濕分明。南部山區(qū)為秦嶺褶皺帶的組成部分,中部為黃土臺原,北部平原區(qū)為渭河地的組成部分。平原地區(qū)土層深厚,土質肥沃,光、熱、水資源豐富,適合小麥、玉米、稻谷等農作物生長,是古老的農業(yè)區(qū)。因之戶縣古稱天府,為九州膏腴。
. s4 }# R, ]6 f+ h6 C( r' y 戶縣人文歷史悠久,夏為有扈氏國,商為崇國,周為豐京,漢初置縣,秦漢時為上林苑所轄。為周秦漢唐等十三王朝京畿之地,深受古都長安的文化侵染和滲透,文化積淀深厚。由于地處終南一隅,交通閉塞,戰(zhàn)略上又非兵家必將之地,戶縣在數(shù)千年的歷史演進中,大的戰(zhàn)亂較少,經濟相對穩(wěn)定,農業(yè)文明漸趨發(fā)達,村落文化高度發(fā)展,鄉(xiāng)土文化一脈相續(xù),至今民間仍保留著大量古老的傳統(tǒng)文化習俗。耍社火就是一項歷史悠遠的民間傳統(tǒng)文化活動,是鄉(xiāng)間慶新年、鬧元宵最隆重的儀式。/ z! L7 @. A1 J2 ~ C+ k! d
戶縣社火在全縣均有不同分布,主要分布在以下村鎮(zhèn)。
( g6 y y1 i% o/ ~$ O3 @/ x* _ 1、縣北分布區(qū):
7 m+ Z" m% M: z9 s 渭豐鄉(xiāng)——定一村、定二村、定三村、定四村、定五村、定六村 u4 }/ w* e8 Y9 n) @
大王鎮(zhèn)——大王東村、大王西村、鑿齒南村、鑿齒東村、鑿齒北村、鑿齒西村、宜都村) C% V& \& j/ [5 I( i
2、縣東分布區(qū)5 \) P+ h' @7 _+ q- G
蒼游鄉(xiāng)——文義村、顯落村、真華磑、南牙道
+ D1 }3 ^2 ?1 j9 D4 _" l( L! v1 \ 秦渡鎮(zhèn)——秦一村、秦二村、秦三村、秦四村、秦五村、秦六村,閻花園、中牛東村、韓五橋村、喬家莊
$ V0 H' l2 j0 R9 a. m* R 3、縣南分布區(qū)3 u# h) m" Q2 I% d, Z# w
草堂鎮(zhèn)—宋南村、宋西村、上草村、下草村、大口村、葉寨、索絡寺
" U( Y- C. k% Y' m$ B 龐光鎮(zhèn)——穆家堡、楊家堡、化東村、化西村、化中村、李原寨、王寨、寧家堡、爐西村、爐東村、鄭村 a8 }) L' E4 X4 y1 u% @
4、縣西分布區(qū)
$ T) n7 b9 D% \; X" T6 h' O X 蔣村鎮(zhèn)——蔣村、宮家堡、東寨
; N) |; V- L6 O' w6 d6 B D 5、甘亭鎮(zhèn)分布區(qū): I" b& h; {4 f) {
甘亭鎮(zhèn)——西街村、小寨、東馬營、西馬營
) @' L3 e, _8 Z/ g- P7 r戶縣社火的保護計劃
( |8 O* [4 B F" W0 N: V8 a責任者: 戶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- w4 v p! n1 C8 A$ C
& C# l+ C g" q9 i% ?! c p 戶縣社火發(fā)展與保護主要以民間為主,縣、鄉(xiāng)兩級財政僅在政府主辦的民間藝術活動中適當給予資金補貼。& A0 j: I- q( d4 p2 _1 o: ]( g4 M
一、主要保護內容
5 M. }! w1 c! M; H" k (一)靜態(tài)保護
) T$ I3 N, D( w, k 1、進一步全面深入扎實地開展普查工作,徹底摸清戶縣社火的歷史沿革和傳承關系。
4 S7 c" S4 X8 {8 h 2、將所有普查資料梳理歸類,建冊立檔。3 C1 a/ V3 `( j5 u# K/ J
3、對戶縣社火深入開展理論研究,重點對社火依存的民間風俗、工藝流程、藝術價值、傳承方式進行全方位研究,將研究成果編纂成書予以出版。5 X' A+ o' }' |# C f1 b L, ~: w; p
(二)動態(tài)保護
) o& N/ K9 g' q. i" w( J% Q+ ~: ~ 1、建立鑿南村、宋南村、穆家堡、楊家堡、喬家莊5個社火民俗保護村;對現(xiàn)有的社火傳承代表人物實行重點保護。
, z) L3 `, Y q) g7 D 2、發(fā)展壯大戶縣社火隊伍,建立一支能長期從事社火藝術傳承、表演的藝術團隊,堅持常年開展工作,進行培訓和研究開發(fā)。
: j3 \+ I$ K& d2 C6 p 3、對面臨失傳的熱蹩、射虎(具有猜迷特點的社火游戲),演唱式竹馬等社火項目,組織專業(yè)人員對其深入發(fā)掘整理,在一定的時機由政府投資組織妝演,恢復原貌,錄音錄相,建檔保護,以便傳承。" @$ Q E5 \6 C5 q
4、縣文化館定期舉辦社火藝術培訓班,聘請名老藝人擔綱教學,講授社火扎裝、化妝、打芯子、紙扎活等各種技藝,吸納和招收年輕一代積極參與學習培訓,為戶縣社火培養(yǎng)新生力量,達到傳承接代,后繼有人之目的。8 w8 Z1 B8 R5 }3 S9 n& n" j# p1 ?; s
5、繼續(xù)堅持每間隔2年一度的全縣春節(jié)民間藝術展演大賽活動,并充分利用各村古會、廟會、物資交流大會組織社火參與文化娛樂。' }+ Q4 \7 @" } [ m7 F# Z
6、利用戶縣農民畫對外的影響力,組織戶縣社火對外交流活動,促進社火的產業(yè)化發(fā)展。5 L" |) M; N7 O
二、已采取的保護措施
' }! j- c/ O- P, C$ B) f6 ] 1、1993年,戶縣成立鑼鼓社火協(xié)會,該協(xié)會屬民間藝術團體,主要組織開展各類民間藝術活動。對社火的發(fā)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。
. J7 ~4 v* e/ u4 Z 2、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,縣政府決定每間隔2年組織一次春節(jié)民間藝術展演巡游比賽,曾針對社火設過專門獎項。
5 L1 j! M3 l# a8 J9 O- T- x- M 三、十年保護目標
. }) Q! x, b" O9 n 通過十年保護,使戶縣社火在陜西省達到一流表演水平,在國內成為著名的民間藝術品牌,并有足夠的能力參與國際民間藝術的演出交流任務。0 x d. u. a8 s9 r7 A# C6 U( ]
四、五年保護工作計劃 & T* R# Y$ g9 S2 \
2006-2007年 全面普查、挖掘、整理戶縣社火的源流、承傳、發(fā)展、沿革的歷史材料,建立宋南村、卓南村等5個社火重點保護單位。組織專業(yè)干部下村住隊分批分層次指導各級社火組織建章立制,完善管理制度。并組織開展各類社火知識培訓活動,普及社火知識。預期達到目標:(1)完善社火的靜態(tài)保護基礎工作。(2)各村社火完善組織管理制度,達到規(guī)范化管理。(3)建立以社火為主的民俗文化村。, J! z2 E) r. B6 q
2008年 建立一支100人以上的縣級社火表演團隊,能經常出外承接演出任務,并接洽出國訪問交流任務。為社火的產業(yè)化經營奠定一定的市場基礎。0 Q0 I3 k! C2 R
2009年 建設一座戶縣社火藝術展示大廳,重點展示社火服裝、道具、頭帽、臉譜、鑼鼓等制作工藝流程,展示廳內設專業(yè)培訓教室,開展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社火教學。預期達到目標:(1)出版戶縣社火專集。(2)編纂社火藝術教材。(3)社火表演藝術達到省級一流標準。(4)社火產業(yè)化發(fā)展有一定規(guī)模,并形成知名度較高的藝術品牌。 P d$ s5 c* {& i5 Z
2010年 組織專業(yè)人員對社火藝術進行長期深入研究。組建高水平、高技能的社火表演團隊,籌建藝術開發(fā)公司,使戶縣社火走向市場,實現(xiàn)社會、經濟效益的雙贏。+ E. O9 y% j& E# R! H8 t
五、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; `9 O X! d/ d8 ]! r4 q
1、設立縣政府主管縣長為組長的戶縣社火保護工作領導小組(已設立),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,抽調專業(yè)干部投入各項工作。7 X2 x" u/ ]9 F) P: I
2、縣文化館成立社火研究表演學會,重點對社火進行學術研究及開展輔導教材的編寫和培訓工作。5 r \- l3 \/ J- ^& `: u
3、建立戶縣社火傳承藝人服務機構。定期對老藝人追蹤服務,定期檢查老藝人身體,讓各位老藝術延年益壽。! S' s' [# E4 J% H; }
4、鄉(xiāng)鎮(zhèn)政府每年投入3萬元用于改善村子社火的發(fā)展條件。
) W# k5 G" n% A6 f7 c 5、實行社火品牌戰(zhàn)略,規(guī)劃加大社火精品開發(fā)力度,實現(xiàn)社火自身良性循環(huán)發(fā)展目標。
. l& c( D) M2 s1 g5 F 六、建立機制
+ ^* P* ~; Y9 H- Y 在實施五年保護計劃中,要重點建立五大保護機制,逐步健全動態(tài)的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長效保護體系。! x4 ^) E) t+ P% Y& ^ v, S
1、建立縣、鄉(xiāng)、村三級領導班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年終崗位目標考核機制。$ }, p! v# H% A. ]. w6 n' u1 L
2、建立社火傳承老藝人生活服務保障機制。5 D8 g& Y, ~# }& s. F3 r
3、建立社火隊伍科學、民主、規(guī)范化管理機制。. w) d7 Q- r. b' \ U: J, w
4、建立市場運營與社會效益統(tǒng)一的活動開展機制。2 p! C3 l; Q9 X* e2 j5 g1 D( x$ j. N
5、建立原生態(tài)保護與發(fā)展創(chuàng)新,協(xié)調發(fā)展的動態(tài)持續(xù)保護機制。
/ z; o! P* e" j8 D 七、經費預算及依據(jù)說明
% m$ J$ P' Z& _& ? 1、承傳人保護經費:5年內保護承傳人50人,每人每年發(fā)基本生活費2000元,50人×2000元=100000元。
! R' w- l* z( r" z0 T' k' I* K 2、編篡出版社火專集,印數(shù)6000本,經費5萬元。% R3 P7 A; l' U. e
3、編印社火教材:1萬元。
9 ~% \& d# Y7 Q$ v, f 4、每年給鑿南村、宋南村、穆家堡、楊家堡、喬家堡社火隊每個隊補助5萬元,5×5萬元=25萬元。
- J2 z4 Y5 a) R: |3 @& {1 s; r) b 5、建造集社火表演、道具展示、工藝流程、文史資料、培訓教學等一體的戶縣社火綜合大廳一座,建筑面積1500m2??偼顿Y:180萬元。; R8 u3 y) f$ H {2 \7 S2 m
戶縣社火的主要價值
3 k. G1 N( v0 ]1 A- W! |責任者: 戶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) T) c9 E+ {4 D/ |3 ]. I
) Q. Y6 D( u0 }/ b 一、歷史價值:社火為我們真實地記載著中國歷史衍進過程中的政治、經濟民俗風情,群體觀念,群體意識,社會環(huán)境和人文情態(tài)等發(fā)展脈絡和足跡,承載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血脈,是我們研究中國歷史人文,特別是鄉(xiāng)村歷史人文生存變遷的“活態(tài)”教材。發(fā)掘、搶救、保護和整理、社火藝術,不僅對豐富和完善中國社火藝術史料有著珍貴的歷史價值,更對推動中國民俗學研究保護工程有著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。: k4 p7 V" N$ r1 f: n6 ~5 f2 V# J7 Q
二、藝術價值:社火是一種綜合性藝術價值特別突出的民間藝術,它吸收和借鑒了民間戲劇、民間音樂、民間舞蹈、民間美術、民間雜技、民間鍛造技藝等各門類藝術之長,取其精髓,珊繁就簡,烈熱樸素,驚險懸妙,景情交融,突現(xiàn)出中國鄉(xiāng)村群體智慧和強烈的藝術創(chuàng)造精神。, u! n, Z' f8 Z$ P9 K; C7 v( P
三、實用價值:社火的實用價值主要是自樂和樂人。自樂就是借助活動平臺,盡情釋放參與者表演者的內心情懷,實現(xiàn)自我身心愉悅的目的;同時又感染觀眾,與觀眾進行情感交流,使觀眾在觀賞中達到精神滿足并受到一定教育。自樂和樂人都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,這是人文和諧的良好境界。目前我們正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,搶救和保護社火藝術,對構建和諧的人文環(huán)境有著不可取代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- {6 L7 f/ c# |0 t; c8 x- v
6 t" Q$ \2 Z% D1 Z
[tr][td]戶縣社火的傳承譜系 [/td][/tr]! }# n: K* q& A; H
[tr][td][/td][/tr] 4 {! O: _2 h9 I# a, Z
[tr][td] 1、蒼游鄉(xiāng)鑿南村社火社 社火社社長:閆繼軍 1958年出生,初中文化 副 社 長:閆敦厚 1943年出生,小學文化 宋強銀 1946年出生,小學文化 會 計:閆建政 1951年出生,初中文化 鑿南村社火(也稱“鬧春風”)據(jù)今已二百四、五十年歷史, 是鑿齒村四堡(鑿西、鑿東、鑿北)及戶縣縣北社火的代表。社火有平臺社火、高臺芯子、三叉梆子、大頭娃、旱船、高蹺(柳木腿)、耍落草等。社火巡演時演奏的鑼鼓曲子為《走鼓》(還有和周圍堡子鑼鼓對陣時敲的《賽鼓》耍社火時間一般集中在春節(jié),從正月初一直熱鬧到正月十五左右。鑿南村高臺芯子造型拙中見巧,陣勢宏大,一般高臺芯子高達7.5米——8.5米,分四、五層,芯子上系扎小孩最多達24人。從解放前至現(xiàn)在曾裝扮過《黑虎開道》、《龍鳳呈祥》、《下河東》、《吳王采蓮》、《虎口緣》、《文王訪賢》、《十美女進饍》、《盜靈芝》、《古城會史》、《洛陽點炮》、《七郎帶箭》、《五女興唐》、《走雪》等古曲戲曲內容和神話傳說。 1995年以后,鑿南社火,在該村民樂社新任班子的帶領下,在全體村民的熱情資助下,先后自籌資金20余萬元,購買社火服飾、頭帽280余件,更新高臺芯子7轉,購買鼓、鐃 、鑼等打擊樂器50余件,現(xiàn)有社火箱子6個,平時有專人保管。 社長閆繼軍,從小酷愛社火藝術,六、七歲時就被系上芯子進行表演?,F(xiàn)在年富力強,曾數(shù)次為社火活動捐錢出物,從無怨言,受到村民擁護。 傳承譜系如下:
) f/ M6 [ v% A
8 D. I: t* V1 f9 [
) Z* X4 {1 P$ }: p3 ]/ o 2、草堂鎮(zhèn)宋南村社火局 草堂鎮(zhèn)宋南村社火從清未就開始耍,社火主要有地游子(平臺社火)、高臺芯子、竹馬、龍燈、旱船、熱蹩等。耍社火的組織一直叫社火局。解放前曾裝扮過《甲午風云》、《林則徐禁煙》等地游子。耍社火一般集中在正月十三至十五。正月初六、初七晚出歪官,歪官反穿皮襖、戴草帽、騎牛。歪官一般由村民推選,要求能言善辯,能說會唱。社火隊中的竹馬邊舞邊唱,由4個竹馬組成,曾唱過《小放?!贰ⅰ峨p放?!?、眉戶曲子等。隨宋南村社火一起耍的還有草堂鎮(zhèn)上草村的熱蹩。熱蹩以鑼鼓伴奏,演員著古典戲裝,畫臉譜,隨著劇情閃、跳、翻、轉,不說不唱,當?shù)匾步袉“蛻?。熱蹩演的劇目主要是武戲,該村曾表演過《三國演義》中的很多故事。 衣裳新、娃娃親,細致、文明、懸妙干凈,動靜結合,是宋南村社火的主要特點。 改革開放以來,宋南村社火在“愛的不要命不來”的精神傳承下,村民宋志榮帶領社火局的各位理事,取長補短,在高臺芯子的懸妙上狠下功夫,潛心鉆研,曾把“神六上天”做為內容,在芯子裝扮上開始探索聲、光、電的安置途徑,力求使高臺芯子在繼承傳統(tǒng)的基礎上,煥發(fā)出更加璀燦的民間藝術之光。 傳承譜系如下: . U) w( m! m3 j
3 ?- s- x; ?) a: ^4 v) J1 ?+ \
: [3 }/ `, j5 u# b7 ]5 U2 I 3、龐光鎮(zhèn)穆家堡、楊家堡社火理事會 龐光鎮(zhèn)穆家堡、楊家堡僅一路之隔。穆楊二堡社火起始光緒三十二年。1944年,原國民黨抗日愛國將領關麟徵將軍(戶縣真花衛(wèi)人),曾邀請二堡子的社火在縣城表演,因其裝扮有關將軍《血戰(zhàn)長沙》平臺社火和出色的紙扎活(用各種彩紙糊的人物、動物、十二生肖等社火圖案)吸引得將軍連聲喝彩,并親手給社火披紅,一時轟動縣城。 楊家堡紙扎好,穆家堡芯子好。楊家堡解放前張三(小名)做紙扎活時(糊社火上的轉燈),“嫌馬尾粗,用自己媳婦的頭發(fā)吊”,力求險懸。穆家堡耍社火專設劇務組,主要籌劃社火內容和芯子造型。設計方案定后出派工單,扎裝芯子的人根據(jù)派工單開始扎芯子,對新設計的芯子起火燒爐開始打造,村里村外紅火一片。 結構嚴謹層次多, 衣帽險懸奧妙深。 靜中有動動中活, 劇情真切通情理。 這是穆、楊二堡社火的生動概況。 穆家堡社火理事長:關福海(第一代已故) 穆士杰(第二代) 楊家堡社火理事長:關福永 傳承譜系如下: ( d% n( u1 r2 @
: {9 j+ q) f6 f: u, b+ |2 X
& h u: s9 n0 G# A5 ?4 j& f: `
4、秦渡鎮(zhèn)喬家莊背社火 喬家莊背社火(亦稱背芯子)在清未就盛行,據(jù)今已有150年歷史。背社火由背架人、芯子(1.8——2.2米高)和芯子上的小孩三部分組成。背架人要求身強力壯,且經過一定技能訓練,最好有一定的深唱技藝,能和芯子上扮演的戲劇人物配合表演,上下傳神,彼此呼應。扮社火的小孩,必須長相俊俏,臉形稍長,眉清目秀,膽大展脫,所扮演的人物與背架人配合默契。背社火表演時隨伴奏的鑼鼓節(jié)奏邊跑邊舞,有踩四角跑花尖、跑八字、跑八卦、卷白菜心等形式,扭舞逗人。 扮演內容以戲劇故事和神話傳說為主,曾表演過《唐僧取經》、《青白二蛇》、《蘇三起解》、《大鬧天宮》、《拾玉鐲》、《三回頭》等內容。 背社火耍起來簡單、方便、機動靈活,以技驚人,以情動人。1990年10月13日在“古絲綢之路2100周年紀念”活動的西安焰火節(jié)上,喬家莊背社火應邀表演,一鳴驚人,受到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書記處書記李瑞環(huán)同志的高度稱贊。 傳承譜系如下: D/ H( b# r+ W0 l0 U! F( S7 _
喬家莊背社火 [/td][/tr]
2 t: q% j# ]8 o0 W0 `1 k[tr][td][/td][/tr]
: V/ V4 }; c" R$ z6 E3 F
5 u1 k, F! U; D2 D/ V) K( ?/ w9 r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