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西安外圍區(qū)縣有許多帶“務”字的村名,如長安區(qū)的馬務村、戶縣的稻務村、周至縣的史務村,都是著名大村。為什么叫務村呢?——這要從一千年前北宋仁宗年間的“營田務”說起。
北宋仁宗康定元年(1040年),位于今寧夏河西一帶黨項羌人建立的西夏國,經過數(shù)代人的努力,逐漸壯大起來。夏主元昊統(tǒng)兵50萬,向東、南兩面擴張,這時宋朝陳兵百萬,分布甘陜黃河一帶州縣。夏軍所到,“靈、武陷沒,銀、綏割棄?!边@一年,陜北的靈、武、銀、綏四州被占領,元昊率軍緊逼延州城下。宋朝抽調全國各地精兵赴延鄜一線反擊,關中成了供給前線軍隊給養(yǎng)的第一后方。這年十月,仁宗命令永興軍知(陜西地方最高首長)呂大防,“置陜西營田務”,以軍營方式進行務田勞作。即抽調預備壯年丁役建立集中營地,分別生產糧食、肉類,飼養(yǎng)軍馬,供應前線,同時做軍事訓練,以便隨時赴邊參戰(zhàn)。
呂大防,藍田人,父兄四人被人稱為“呂氏四賢”。為了建立有效的營田務,呂大防遍入關中農村,于是關中的糧肉和戰(zhàn)馬源源不斷送到前線。延安反擊戰(zhàn)取得勝利后,前線給朝廷戰(zhàn)報提及此事,仁宗還特別表彰呂大防為“營田干練”。由于他深入農村宣傳抗敵,關中出現(xiàn)許多官員棄官從戎,帶隊將本縣的“營田糧”送到前線,就地參戰(zhàn)。在西夏攻陷延州以北許多城堡時,高陵縣令鐘師道憤然發(fā)誓,赴邊抗夏。他收留了一批潰散回來的宋軍,又召集一批營田勇士,棄官攜糧食北上。臨行前在高陵崇皇寺與好友石君倚賦詩餞別。后轉戰(zhàn)到橫陽城戰(zhàn)死。石君倚《哭師道》有:“忠魂鑄關漢,尸骨棄橫陽?!泵洹M陽城在今神木縣北部,已經諧音成黃羊城了,詩碑留在高陵縣崇皇寺中學內。
眾多的務村,成為古代關中人民愛國擁軍的印記。宋代《長安志》載,興平有四個馬務,渭河南有一馬務,即今長安區(qū)西北部高橋街辦馬務村。這個村當時的任務就是給前方飼養(yǎng)戰(zhàn)馬。此村還是晚清刑部尚書薛允升故里。這里的灃河高橋系他所建,故高橋街道辦以高橋為名。另外,長安區(qū)子午鎮(zhèn)還有酒務村,據(jù)說,當年將生產的酒裝入耐摔打的小葫蘆里,送往前線,專供戰(zhàn)前、戰(zhàn)后“壯軍威”時用。當年,呂大防真是想得周到。
戶縣的稻務村,在秦渡鎮(zhèn)南。周至縣也有稻務峪,在竹峪鎮(zhèn)。都是當年以生產稻米為主的營田務。特別是周至的史務村,《周至地名志》載:“營田務就是宋代預征丁的訓練、生產營地。以史姓居多得名?!蓖稳?1854年)丑月十三日,太平天國西捻軍文王圍攻史務堡。民國的縣志記載:“文王遣箭一支,清軍拾視:令降。佯降突圍,被殲堡外?!奔创舜濉?br />
由于這些務村宋代就存在了,所以算來都有千年歷史了。有些務莊,由于日久年長,今天已經被人訛寫成霧莊了。位于灞橋鎮(zhèn)北4公里的霧莊東村、西村、南村、北村4個村,人口兩千余人,就是宋代的營田務莊,后來演化為霧莊了。當?shù)乩夏耆诉€說,霧莊本是“勤耕務作”的意思。
|
|